1963年,布鲁斯·迈凯伦赛车公司成立。
1968年,布鲁斯·迈凯伦在比利时获胜,为他的车队取得第一场大奖赛胜利。同年取得制造商第二。
1970年,布鲁斯·迈凯伦在古德伍德赛道测试Can-Am赛车时不幸遇难。
1976年,詹姆斯·亨特以1分的优势击败法拉利车队的尼基·劳达,为车队获得车手总冠军。
1984年,尼基·劳达以半分的优势击败队友阿兰·普罗斯特获得车手总冠军。这一年两人赢得了16场比赛中的12场。
1985-1986年,阿兰·普罗斯特连续两年为车队赢得车手总冠军。
1988-1991年,迈凯伦的绝对统治时期。在1988年,埃尔顿·塞纳从队友普罗斯特手中夺得头衔,而1989年情况恰好相反。1990年,塞纳抢回头衔,并在1991年保持。
1998-1999年,成功适应规则改变后再次统治赛场。米卡·哈基宁连续两年获得车手总冠军,车队也在1998年获得制造商总冠军。
2000-2001年,在哈基宁和大卫·库特哈德的带领下,连续两年获得车手和制造商第二名。
2002年,下滑到制造商第三名,落后于法拉利车队与威廉姆斯车队。库特哈德取得车手第五名。
2003年,获得制造商第三名,紧随威廉姆斯车队其后,基米·莱科宁成为车队争夺车手总冠军的关键竞争者。在最后一站日本站惜败迈克尔·舒马赫。
2004年,开局最差的一年,在前七场比赛仅收获5分。随后上演了强势复苏,其中包含了莱科宁在比利时取得的胜利。车队全年仅排名第五。
2005年,MP4-20是围场中最快的赛车,尽管获得10场胜利----比冠军雷诺车队还多两场,极差的可靠性让他们痛失制造商头衔。莱科宁获得车手第二名。
2006年,尽管下半赛季的比赛节奏很快,但在积分榜上仍处于第三。十年来首次以无胜的成绩结束赛季。主力车手是莱科宁,而蒙托亚在赛季中期离开,参加纳斯卡。
2007年,赢得了8场大奖赛,但被取消了制造商的分数,并因拥有法拉利的机密数据而罚款1亿美元。激烈的竞争使得队友刘易斯·汉密尔顿和费尔南多·阿隆索获得同样多的积分——但比车手的头衔还差一点。
2008年,刘易斯·汉密尔顿为车队带来了自1999年以来的第一个车手冠军,但与海基·科瓦莱宁的合作最终没有足够有力从法拉利手中夺冠,他们只比意大利队落后了21分,位居第二。